美國副防長否認大陸兩年內“攻臺”,聲稱美國的對華威懾能力是“有意義”和“真實”的;美眾議院炒作中國是美國“30年來所面臨、最具挑戰(zhàn)性的國家安全威脅”;美軍前“印太”司令鼓吹在臺灣問題上采取“戰(zhàn)略模糊”政策,
美國空軍機動后勤司令部司令、四星上將米尼漢(Mike Minihan)日前一份備忘錄中,警告美國可能在2025年因為臺灣問題而“與中國交戰(zhàn)”。對此,美國國防部負責防務政策的副部長卡爾(Colin H. Kahl)明確表示,沒有任何跡象顯示“中國(大陸)在未來兩年內攻打臺灣島這件事迫在眉睫”。
美國Defense News網站6日播放了卡爾接受專訪的影片。雖然強調不認為大陸會在2025年前“攻臺”,但卡爾表示“他們(中國)很清楚,美國在許多關鍵領域仍然擁有相當大的優(yōu)勢,不認為訴諸武力便能解決臺灣問題,尤其是在看到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經驗教訓之后”。
卡爾宣稱,“中國軍隊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后,就沒有打過真正的戰(zhàn)爭,而且最后一次仗也打得不那么順利”,而美國的“嚇阻能力是有意義的、真實的,美軍是經過磨練的。”
卡爾用橄欖球比賽來形容中美軍隊,他說:“這有點像季前賽中有兩支看起來可以進入超級碗的球隊,其中一支球隊從未打過一場比賽;而另一支球隊幾十年來打了一個又一個賽季。我不認為中國(大陸)評估(攻打臺灣)這是可能的,也不認為這是他們想要的。”
卡爾也指出,五角大樓每天都在致力于增強美國的軍事優(yōu)勢,因為軍方有責任不讓沖突或對抗發(fā)生!皼]有人尋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任何人對抗。美國的態(tài)度是要保衛(wèi)我們的盟友和伙伴并阻遏‘侵略’。我們不想要沖突。好消息是我不認為沖突迫在眉睫,除非我們像是不小心卷入沖突,所以我們會非常小心不要讓這種事發(fā)生!
五角大樓的副防長出面說明臺海安全局勢的判斷,或是對前段時間米尼漢鼓吹2025前“對華開戰(zhàn)”的澄清,但卡爾字里行間滿是對中國的威脅,對武力干預臺灣問題的暗示。更可惡的是,美國的高官們在兩岸之間使用“侵略”一詞已形成了“慣例”,這是在誤導國際社會和美國社會對兩岸同屬于一個中國的認知。
盡管美副防長語在威脅,但分析認為,卡爾這番話也意在為氣球事件導致中美關系緊張進行降溫。但共和黨和一些美國鷹派分子卻趁機炒作新一輪“中國威脅論”。
美國聯(lián)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7日邀請美國前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(Harry Harris)以及美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西森(Melanie Sisson),針對中國對美國國防的“緊迫威脅”,舉行美國新國會成立之后的首場聽證會。
美眾院軍委會主席羅杰斯(Mike Rogers)在聽證會開場時便明言,中國是美國“30年來所面臨、最具挑戰(zhàn)性的國家安全威脅,若未意識到這一點并立即采取行動阻止,對美國而言,未來30年可能是毀滅性的”。美國必須“停止天真地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,沒有時間可以浪費”。
在此次聽證會上,許多議員都提到中國(大陸)對臺灣持續(xù)的“軍事脅迫”。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哈里斯甚至表示:“戰(zhàn)略模糊(strategic ambiguity)在過去很有用,但現(xiàn)在不是了。”
據(jù)美媒認為,戰(zhàn)略模糊指的是美國依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“支持臺灣確保自我防衛(wèi)的能力但不明確保證會在戰(zhàn)時協(xié)防臺灣”,反之則稱為“戰(zhàn)略清晰”。哈里斯呼吁美國走向“戰(zhàn)略清晰”(strategic clarity),因為中國大陸想要“奪取臺灣”的意圖在戰(zhàn)略表現(xiàn)上十分清楚。
他解釋說,所謂的“戰(zhàn)略清晰”,“首先是讓臺灣人知道美方是否會捍衛(wèi)臺灣,他們才能做出顯著提高防御能力或是屈服并由中國‘并吞’的決定”;其次是針對中國(大陸)講清楚“攻擊臺灣的代價”;第三點則是針對美國民眾,美國民眾必須知道他們的子女將可能會因為“捍衛(wèi)臺灣對抗中國(大陸)而奮戰(zhàn)甚至死亡”。
哈里斯還給出了路線年的戰(zhàn)略模糊政策,改采戰(zhàn)略清晰政策;盡快與臺灣(當局)簽訂“自由貿易協(xié)議(FTA)”;協(xié)助訓練臺灣軍隊等。
據(jù)指出,哈里斯代表了美國軍方對華最為強硬的那一派。2016年四五月間,在所謂“南海仲裁案”前夕,他鼓吹所屬印太司令部部隊必須做好“今夜就開戰(zhàn)”的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