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南京12月10日電 (楊顏慈)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,91歲的艾義英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前,撫摸著遇難親人的名字,留下熱淚,思緒一下回到1937年那個黑暗的冬日。
“我家有五口人,我父親是‘仁’字輩,叫艾仁銀;母親的娘家姓曹,叫艾曹氏;我們姊妹三個,我妹妹后來嫁到馬群陳家,叫陳艾氏;我弟弟艾義貴,1937年時才兩歲。家里以種地為生,有5畝田,有一間草房,一間瓦房,生活很苦!蓖甑娜兆与m苦,但老人的回憶中依然充滿一家齊美的幸福。直到(農歷)冬月十四那天,一切的美好戛然而止。
“日本人沖進來,把我的叔叔、堂哥都帶走了。我當時就拖著爸爸哭,喊著說我也跟你走,弟弟才兩歲,你走了我怎么辦,你不能走!卑x英回憶起和父親分別的場景。
1928年出生的艾義英,當時家住南京麒麟門附近的東流許巷村。日軍進村時,父親帶著她和弟弟逃到山上躲避,而留在村里的村民則遭到日軍機槍掃射,死了十多人。
數日后,父親帶著她和弟弟,以及她的兩位叔父、三位堂兄前往父親的姑母家避難。未料又遭遇日軍,父親、叔父、堂兄和姑父等7人被帶走。她的父親、兩個叔叔、一個堂哥共5人被日軍殘忍殺害,另外2人則是身受重傷,其中一位沒過幾年就去世了。
82年來,痛苦的記憶揮散不去,但老人還是一遍一遍地講述著。“那段日子不知道有多難熬。那一年,南京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孤兒寡母,過著艱難的生活!
盡管這段記憶讓老人“傷痕累累”,每每提及如撕心裂肺,但堅強的老人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傳播真相,為和平“代言”。
艾義英說,“我把這段歷史說給我的孩子聽,說給孫子聽,說給其他的人聽。我希望大家都能知道這段歷史。記住歷史,但不是記住仇恨!
多年來,艾義英勇敢地接受日本“中國戰(zhàn)爭受害者證言集會邀請會”邀請,前往日本大阪、名古屋、東京等地參加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集會,講述那段歷史真相。
“我痛恨殺害我親人的日本兵,但經歷過戰(zhàn)爭,才讓我更加熱愛和平!卑x英每每談及過往,總是眉頭深鎖,眼含淚光。“戰(zhàn)爭實在太殘酷了,讓我從小就失去了完整的家。我希望,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,希望世界和平!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