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“second”是“第二”的意思,“wind”多指“風(fēng);氣流”,但是“second wind”說的其實(shí)是“恢復(fù)的力量(或精力)”。
Second wind 這個短語源自體育運(yùn)動的術(shù)語,指的是在疲憊之后重新獲得活力和能量的狀態(tài)。這個短語后來被引申為在任何活動或情況中恢復(fù)活力、重新振作的意義。
這個短語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在疲憊、疲勞或低迷之后重新獲得活力、精力和動力的狀態(tài)。它可以用于形容身體上的恢復(fù),也可以用于比喻在困難時期重新振作、找到動力的情況。
有些美劇中我們還會看到“I second that”,這是什么意思呢?總不能翻譯成“我第二那個”吧?其實(shí),“second”也可以做動詞使用,表示“附議;贊成”,相當(dāng)于我們中文常說的“+1”或者“臣附議”又或者“俺也一樣”,有一點(diǎn)點(diǎn)抖機(jī)靈的意思在。
而作為序數(shù)詞,“second”除了我們常說的“第二”這個意思,還可以表示“another”或者“每隔一個”。
“have the wind at your back” 這個短語起源于航海時代,指的是風(fēng)朝著你的背后吹。在航海中,風(fēng)在船的后方吹向船的船頭,這使船更容易航行。因此,這個短語被引申為意味著處于有利的情況或勢頭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