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座幽靜的山,倒是挺有意思的。說是山,可能會刷新三觀,因為我們對山的印象就是“山高聳立”,且不說一定是高大雄偉,至少也要有一百八十米高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山,但是這座安靜的山海拔只有48米。如果要研究這座山的高度,它的最高峰離地面只有0.6米,大約是嬰兒的高度。
據測量,景山東西最長處1.24米,南北最寬處0.7米,最高處距地表0.6米,最低處僅0.1米米。有4種南北流水格局。但景山有一個奇妙的地方,就是在景山表象下逐漸擴大,其深不可測。據說曾經有人想把這塊石頭搬走,但是挖了很久,石頭埋在地下的部分很深,直到挖掘結束才放棄了搬走的念頭.
人人都知道,山在古代是地質運動形成的,這座幽靜的山也不例外。它應該是由輕微的、短暫的地質運動形成的。如果允許開挖,景山可能只是一座大山的峰頂,地下應該是一座巨大的、變幻莫測的山峰。也許無數年后會發(fā)生地質運動,地下的山體會沖破地面,形成新的山體。也許泰山更高!
景山周邊種莊稼。為了保護它,這里不允許蔬菜大棚。小麥成熟的時候,如果有風吹過,它那60厘米高的山峰很可能被敏銳的眼睛捕捉到,但玉米長高了,肯定是看不見的。山不高,只要有名,景山本來就是壽光最著名的制高點。近年來,隨著不斷被網友挖掘和流傳,景山在全國人民心中也有了一定的分量。當地已將景山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未來不排除將景山地區(qū)開發(fā)成旅游景區(qū)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