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(yōu)化直播策略,提高觀眾參與活躍度,從而獲得更好收益,是許多直播運營者都渴望達到的目標。但如何實現(xiàn)呢?據(jù)了解,該論文聚焦流量變現(xiàn)的現(xiàn)象,以娛樂直播為例,為主播提供營銷策略啟示,即如何安排直播時段、時長和頻率,以影響過程中的觀眾參與度,從而增加直播營收。
隨著直播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,延長直播時長、加密直播頻率常常被視為從紅海中脫穎而出的“制勝法寶”。但宋瀟斐指出:“把某一個維度(例如時長)拉到最大,不一定是好事情!敝鞑ヒ獜臅r長、頻率和時間點多方考慮,根據(jù)不同的直播情況采取不同的組合策略。
研究結果顯示,主播應該根據(jù)觀眾的參與轉換模式來定制直播時間表。上一次直播與新一次直播之間的時間間隔,新一次直播的時長,以及直播的時間點,是決定新一次直播安排的三個關鍵因素。
在直播時長方面,時長為五小時,觀眾從付費打賞轉變?yōu)樵u論的可能性最高;時長為六小時時,觀眾從評論轉變?yōu)榘l(fā)送免費禮物或付費打賞的可能性降至最低。
對于直播時間點,研究則顯示,有固定開播時間的主播,應該考慮觀眾更傾向于哪種參與方式,并據(jù)此調整策略。
以往的研究傾向聚焦于觀眾參與度從低到高的單向轉換過程,宋瀟斐團隊在這次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觀點,認為觀眾參與的過程不僅可以包含由低到高參與度的狀態(tài)轉換(例如從發(fā)彈幕轉為打賞),還可以保持某一參與度(例如重復發(fā)彈幕行為)或轉移到低參與度狀態(tài)(例如打賞轉為發(fā)彈幕)。
“觀眾在進入直播間后,每一個時間點都有不同的互動選擇,例如發(fā)彈幕、送出免費小禮物、打賞!彼螢t斐指出,在平臺提供的有限互動方式中,觀眾現(xiàn)在做出的互動選擇或跟上一互動狀態(tài)有關,“觀眾送出了一個禮物,如果主播沒有什么反應,或者觀眾想得到更多的情緒反饋,可能會發(fā)彈幕問‘主播怎么還不謝謝我’!边@些動態(tài)的行為轉換過程也對主播營收產生影響。
研究結果表明,主播可以逐步引導觀眾提高參與度。例如,主播可以嘗試鼓勵觀眾從評論轉變?yōu)樗统雒赓M禮物。如果成功,送免費禮物的觀眾更有可能開始付費打賞,從而進入一個從免費禮物到付費打賞的有利循環(huán),確保直播的收益。
此外,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觀眾的參與度“降級”不一定對主播有負面影響。例如,從付費打賞變成只發(fā)評論或送免費禮物,這種參與度的“降級”其實有助于觀眾延長在直播間的停留時間。宋瀟斐表示,持續(xù)高水平參與可能會導致疲勞,疲勞最終可能導致觀眾終止參與。在這種情況下,“降級”可以作為主播維持觀眾參與度的一個解決方案。
對于這項研究結果帶來的其他啟示,宋瀟斐則表示,雖然團隊是以娛樂直播去做示例性研究,但觀眾參與度這個話題上,只要是能把觀眾參與過程進行數(shù)字化記錄的場景,都可以展開相關探索,例如電商直播。未來的研究者可以進一步探索其他情境中的參與度轉變。